网站首页
企业简介
产品中心
新闻资讯
客户服务
广纳贤才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友情链接
 
   
您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
 
降低危害 中国烟草在行动
 

自烟草制品进入人们的生活,有关烟草危害的争论就没有停止。吸烟有害健康,但作为特殊消费品,卷烟产品又承担着满足社会需求的重任,对于不愿意舍弃吸烟嗜好的消费者来说,也希望吸食到低危害、有满足感的卷烟。

作为负责任的行业,中国烟草始终将降低烟草制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作为科技研究工作的重点。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便开始在卷烟包装上标注焦油量和烟气烟碱量,并且每年都进行多次严格检测、分析和通报。1991年,“国家加强对烟草专卖品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烟草制品的质量,降低焦油和其他有害成分的含量”被明确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五条。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烟草行业认真履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和《中国烟草控制规划(2012-2015年)》等相关规定,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前提下,坚持降焦减害的发展方向,努力降低卷烟产品危害,而这也成为21世纪以来中国烟草发展的主旋律。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烟草已经探索出“减少烟草摄入量、减少卷烟焦油量、减少烟草有害成分”等三种降低卷烟产品危害的主要方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行业共同价值观,为实现“烟草控制做减法”作出了突出贡献。

源头入手 减少烟草摄入量

烟叶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卷烟的主要原料,但与此同时,烟叶也是卷烟产品危害的主要来源。因此在满足卷烟吸食口感的前提下,实现减少烟草摄入量的目标,就必须着力降低卷烟产品中的烟叶使用量,而这成为了降低卷烟产品危害的源头。

为此,各卷烟工业企业着力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加大造纸法再造烟叶、膨胀梗丝等替代原料在卷烟配方中的用量,并着力降低烟丝密度,逐步降低烟叶原料的使用量。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变窄、需求拐点逼近”行业发展四大难题,开源节流、节能降耗、向内挖潜、控本节支的任务更为紧迫。在国家局的领导下,行业企业大力推进企业精益管理,积极开展“精益十佳”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管理在效益提升中的贡献度。

“精益”的核心,在于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效益。行业许多卷烟工业企业用“精益发展”理念指导卷烟生产工作,“杜绝生产线上的浪费”。如广东中烟韶关卷烟厂为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烟叶原料损耗,开展了“精益降叶耗”项目,确定27个重点工序,对各工序和质量缺陷进行潜在差错模式分析,实现了烟叶消耗数据事后分析控制向过程分析、过程控制的转变。项目开展以来,每年可节约烟叶326吨,折合节约成本1256.93万元,不但经济效益可观,更切实降低了卷烟产品中的烟叶使用量。经过全行业多措并举的共同努力,从2003年到2013年,行业每万支卷烟烟叶平均消耗量从7.4千克下降到6.87千克,降幅显著(见图1)。

图1:2003年~2014年每万支过滤嘴卷烟消耗烟叶情况 (单位:千克)

在加大替代原料使用、开展精益生产活动的同时,卷烟工业企业紧跟消费潮流变化趋势,加大创新性烟草制品研发工作。众所周知,过滤嘴卷烟产品的“主流配置”是烟支长度84毫米,过滤嘴长度20毫米,烟支圆周24.5毫米。在这一数值固定的前提下,卷烟产品原料消耗量也相对固定。而通过加长过滤嘴长度、缩短烟支长度、降低烟支圆周等技术手段研制的异型卷烟,不但在外观上明显区别于传统卷烟,增强了产品特色,而经过恰当的技术处理,其满足感并不逊于常规卷烟,因此这些异形卷烟产品也得到市场认可。同时,这些创新性烟草制品可以有效降低烟叶的使用量,可谓一箭双雕。

纤纤细支,别样风情,细支卷烟符合市场消费潮流、符合产品创新方向,具有“降本降耗、低焦高档、减轻危害”的天然优势,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增长点,也成为异型卷烟发展主要方向。在2014年细支卷烟产销规模同比均实现近100%增长的基础上,2015年1~5月份,细支卷烟产销规模及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198%、174%和161%,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由于占据了烟支体积较小、烟丝含量较少的先天优势,细支卷烟烟叶平均消耗量仅为4.14千克,借助细支卷烟发展,行业在减少烟草摄入量方面取得进一步的成效。

和细支卷烟一样。新型烟草制品也具有“烟草使用量小、危害性低”等特点,在降低传统卷烟烟草摄入量的同时,行业又将目光瞄准了新型烟草制品。以加热不燃烧卷烟、电子烟、口含烟等为主要代表的新型烟草制品正在成为卷烟市场的新热点。为更好把握烟草产业发展的新趋势,2015年6月,国家局成立上海新型烟草制品研究院,以期抓住新型烟草制品发展机遇、迎接发展挑战,努力为减少烟草摄入量作出新贡献。

重点突破 减少卷烟焦油量

着力降低卷烟焦油含量,坚持“降焦减害”的发展方向,不但是提升中式卷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确立中式卷烟比较优势的关键环节,是责任烟草的具体体现,也是降低烟草危害的重点突破方向。

国内每一个烟盒上都标注焦油量等数据,每年进行多次严格检测、分析和通报

自中国烟草总公司成立以来,中国烟草便开始了在卷烟产品“降焦减害”上的孜孜探索。由于“中式卷烟”明显区别于国外卷烟,盲目学习其技术并不利于“中式卷烟”的发展,广大烟草科技工作者通过系统分析,逐步构建起包括低焦低害叶组配方、低焦低害烟用材料、低焦低害稳健设计技术等卷烟低焦低害共性技术体系,在“降焦减害”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卷烟平均焦油量已由2004年的13.6毫克/支降至2014年的10.6毫克/支(见图2)。

图2:2003年~2014年全国卷烟焦油量加权值情况 (单位:毫克/支)

在开展共性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卷烟工业企业又结合各自品牌实际,开展个性化卷烟“降焦减害”技术研究。如江西中烟应用中草药提取物开发了具有降害润肺效果的“金圣”系列卷烟产品;湖北中烟应用功能性天然植物提取物,成功开发出“黄鹤楼”系列卷烟产品;上海烟草集团北京卷烟厂采用降低自由基的新型生物滤嘴、综合降焦技术开发出低焦油“中南海”卷烟产品……

“兰州”是行业目前唯一一个全系列产品焦油量均在8毫克以下的卷烟品牌,是我国行业中坚持“降焦减害”的一个典范品牌。为更好促进“降焦减害”卷烟产品发展,“兰州”品牌不但在叶组配方、烟用材料上进行探索,更通过研究真空回潮温度、切丝宽度、切丝长度、烘丝温度等关键参数,形成了以“低加工强度为核心,‘一头两尾’为具体方式”的“兰州”品牌特色工艺,为品牌“降焦减害”打下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综合研究 减少烟草有害成分

当前,“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社会共识,可究竟是烟草中哪些物质“有害”?随着科技的进步,仅把“焦油量”、“一氧化碳”等物质作为“有害”的标准并不全面,燃烧后的烟气中仍有部分物质属于有害成分,如何全面、客观评价吸烟引发的健康风险,是中国烟草必须破解的难题。

本着科学、客观的研究态度,国家烟草专卖局于2005年启动了“卷烟危害性指标体系研究”项目,从卷烟主流烟气有害成分释放量与毒理学指标入手,建立了卷烟主流烟气危害性指标评价体系。一氧化碳、氰化氢、NNK、氨、苯并[a]芘、苯酚、巴豆醛等7种有害成分被确定为卷烟主流烟气代表性有害成分。

确定7种有害成分后,还要明确其具体的检测方法。当时国内对这些有害成分的检测尚没有标准方法,而且由于有害成分释放量低、不同成分间释放量和化学性质差异大、干扰成分多等因素,检测难度很大。在行业科技人员的不懈努力下,2010年,由郑州烟草研究院牵头,行业许多企业共同参与制定了《卷烟主流烟气7种有害成分分析方法》系列标准正式出台,并获得“中国烟草总公司标准创新贡献奖”一等奖。

知害,是为了更好地减害!对照7种有害成分,行业卷烟工业企业从烟草原料、辅料、辅材、减害材料、烟草工艺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将成果应用于卷烟产品中,卷烟产品危害性指数由2009年的9.6下降到2014年的8.6,取得显著效果。

降低危害,中国烟草在行动!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中国烟草已经在降低卷烟产品危害上取得显著进展,可以想见,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行业,中国烟草必将沿着“烟草控制做减法”的发展道路,笃定前行。

链接

降焦减害,维护公众健康,是烟草行业的不竭使命。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国烟草行业每万支卷烟消耗烟叶量从2003年的7.4千克下降至2014年的6.87千克,卷烟焦油量加权值从2003年的14.3毫克/支下降至2014年的10.5毫克/支,烟气一氧化碳量加权值从2006年的14.6毫克/支下降至2014年的11.6毫克/支,“烟草控制做减法”不断取得新进展。

摘《中国烟草》

 
 
版权所有:上海方禹机电科技有限公司2011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大学路86号501室 邮编:200433 电话:021-55666351 手机:13564505628 传真:021-55666352
邮箱:fangyukeji@126.com 网址:www.fangyukeji.com 沪ICP备:11043296号